人人乐退市记:一场持续六年的"保壳"马拉松如何败给了审计?168配资网站
6月19日,A股市场又见证了一家老牌企业的悲情落幕。人人乐(002336.SZ)股价跌至0.37元,市值仅剩1.63亿元,几乎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创业时的起点。谁能想到,这家曾经与永辉、华润万家齐名的百亿商超,最终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告别资本市场?
最后一搏:资产腾挪的"生死时速"
2024年8月,人人乐的高管们正在和时间赛跑。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,如果不能在年底前让净资产转正,等待他们的将是强制退市。会议室里,财务总监反复敲着桌子强调:"必须赶在12月31日前完成交易,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!"
接下来的四个月,人人乐上演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的"保壳"操作:先是打包甩卖14家亏损子公司,其中13家门店甚至以1元的"白菜价"挂牌;接着又向关联方出售西安的两家核心资产,试图在年报截止日前突击进账8.84亿元。这些交易条款设计得极为精准——多数款项都约定在2024年12月31日前支付,就是为了让财报数字"起死回生"。
"当时市场都以为他们稳了。"一位跟踪零售行业的分析师回忆道,"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净资产已经转正,股价还因此涨了一波。"但所有人都没想到,这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,最终倒在了审计机构的签字笔前。
审计"亮剑":最后一刻的致命反转
年报披露前48小时,会计师事务所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。审计团队发现了两大问题:西安资产出售的交易实质不符合会计准则确认条件;而1元甩卖的门店背后,还藏着1.11亿元可能无法收回的关联代垫款。
"这些交易看起来更像财务操作,而非真实的商业行为。"参与审计的某合伙人私下透露。4月29日,随着一纸"无法表示意见"的审计报告出炉,人人乐的净资产从预告的盈利2308万元直接被打回-4.04亿元的原形。次日开盘,85%的断崖式暴跌创下A股年内纪录,3.69元的股价瞬间蒸发至0.5元。
三次"保壳"史:从狼性转型到国资接盘
回看人人乐的上市15年,简直就是一部"保壳"教科书。2016年首次面临退市危机时,创始人何金明靠出售长沙物业项目力挽狂澜,还豪言要"用狼性文化重振企业"。但转型Le super等新业态的门店培育缓慢,2019年再度濒临退市边缘。
这一次,曾经誓言"绝不卖身"的何金明,亲手将控股权交给了西安曲江文投。国资入主后的"救命稻草",是在2019年最后两天火速完成广州配销公司的出售,硬生生把净利润拉回安全线。
"每次都在悬崖边跳舞,但舞步越来越勉强。"一位零售行业老兵感叹。疫情三年间,人人乐门店从144家锐减至31家,曾经人声鼎沸的西安南郊店,到2024年底已变成货架空空如也的"幽灵超市",连持卡消费者都面临无货可提的尴尬。
14亿学费:国资的漫长"套牢"之旅
最唏嘘的莫过于西安国资。2019年以15亿元接盘时,谁曾想六年后这笔投资会缩水至不足1亿元?按当前0.37元股价计算,曲江文投持有的2.66亿股市值仅剩9842万元,浮亏超过14亿。
"这给地方国资跨界投资敲了警钟。"某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分析,"零售业需要精细化运营,不是光靠资本运作就能起死回生。"如今退市钟声已定,7月3日将成为人人乐在资本市场的最后交易日。而它的故事,或许会成为商学院教材里又一个关于"短视财技反噬"的经典案例。
(完)168配资网站
杜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